7月26日,“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召开,会议以“激活城乡融合发展‘镇能量’”为主题,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区经济强镇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会上同时发布了《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揭晓了2025中国百强镇、中国中部百强镇、中国西部百强镇以及江苏省百强镇名单。

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江苏苏州举行




北京大学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陈章良出席会议并讲话。陈章良指出,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短板依然明显。基于城乡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应加快构建“‘县域统筹、乡镇发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加快推进乡镇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工作,加快从“要素融合、产业融合、制度融合”三个方面与县域协同破局。要素融合上,乡镇要当好“要素流通节点枢纽”;产业融合上,乡镇要做强“产业融合空间载体”;制度融合上,乡镇要做好“机制与模式创新先锋”。

北京大学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陈章良讲话
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毕美家出席会议并讲话。毕美家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展以绿色、品牌、数字和合作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是发展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促进乡镇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坚持绿色发展,要不断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依靠制度和法治,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品牌农业,要将行政推力和市场引力相互赋能,做好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数字农业,要开展好数据化和标准化工作,大力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年轻农民。发展合作农业,要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服务、营销指导和品牌引领等措施,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
会上,竞争力智库院长朱金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张炳高代表吴江区委区政府致辞,陈宇代表盛泽镇党委政府向与会嘉宾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介。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乡镇产业升级、要素配置优化、乡村治理提升以及推进共同富裕等议题,探讨交流了乡镇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原副主任、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原名誉院长范恒山作了题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背景下的乡镇强盛之策”的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叶兴庆,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等专家围绕乡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路径、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剖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征程需要榜样的引领和传承。会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贵州仁怀市茅台镇等乡镇作经验交流。

典型乡镇作经验交流
朱金钢发布《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报告》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发展阶段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乡镇处于“上联城市、下接农村”关键节点,在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纽带作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桥头堡”。乡镇要锚定“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定位,勇担时代使命,在城乡融合发展上率先实现突破。
《报告》认为,当前乡镇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一是城乡融合加速,以县域为突破口的“县城-乡镇-村”多节点融合,不断激发乡镇发展活力;二是发展动能迭代,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区域协同战略驱动镇域经济能级跃升;三是基建赋能转向,从硬件建设主导向完善服务主导升级,加速重构乡镇公共服务生态;四是体制改革深化,扩权赋能改革纵深推进,继续夯实乡镇创新发展的制度基座;五是治理角色跃迁,从“行政末梢”到“治理枢纽”的定位转换,深刻重塑乡镇治理内核。《报告》还指出,乡镇发展呈现一些显著特征,包括撤乡设镇与镇改街道深化调整,新型城镇化动能稳定释放;乡镇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更加聚焦内生动力培育与价值释放;千亿镇百亿镇不断扩容,持续引领乡镇经济发展;大型商业加速下沉,乡镇消费提质升级明显,等等。
会前,与会代表集体参观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恒力集团、盛泽东方纺织城一期等创新载体、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现场观摩了盛泽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据悉,竞争力智库是专门从事竞争力研究的独立社会智库,坚持社会责任优先,主要开展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指数系列研究等。
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位于江苏省最南端,是共建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集群先行区,依托恒力、盛虹2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为核心,聚焦功能纤维新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领域,实现了从纺织到新材料的重大转型,打造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完整纺织产业链,形成了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市场、千亿级企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国重要的丝绸纺织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文、图/罗镇)
(来源: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苏州举行 全国百强镇名单揭晓-中国网)